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朱諾”號為木衛二拍“近”照 科技日報北京9月30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29日報道,當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在距離木星衛星木衛二“歐羅巴”上空352公里處掠過,為其拍攝了20年來最近距離的照片。這是“朱諾”號第三次在距離“歐羅巴”500公里范圍內飛行,此次近距離拍攝獲取的照片畫面清晰且詳細。 發表于:2022/10/1 12小時內,上海航天八院2箭3星發射成功 2022年9月27日07時50分,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等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發表于:2022/9/30 在液體火箭賽道上沖刺,中國民營航天即將翻開新篇章 2022年9月26日中午12點,浙江省湖州市南郊的美女山腰突然傳出巨大的轟鳴聲。白色的煙霧升騰起來,大地微微震動。轟鳴維持了100秒,然后又恢復靜寂。 發表于:2022/9/30 沈陽建設“航空航天城”打造國內領先航空產業基地 9月26日,沈陽航空產業園啟動及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在沈陽市沈北新區舉行,沈北新區、沈陽航空產業集團、航空工業沈飛三方達成合作,13個重點項目現場簽約,涵蓋材料研發、技術創新、零部件制造等多個領域,產業競爭力強、關聯度高、帶動性好,將為沈陽打造基礎雄厚、鏈條完備、結構合理的千億級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注入強勁的動能。 發表于:2022/9/30 區塊鏈知名創業者孫宇晨,從波場TRON走向新商業航天時代 孫宇晨在進入外交領域之前,他是區塊鏈行業知名創業者,也是一位90后的杰出青年。2017年孫宇晨創立了波場TRON,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波場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金融集團之一,目前位居全球三大公鏈之一。 發表于:2022/9/30 外媒:全球首架全電動支線飛機完成試飛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道 據以色列《國土報》網站報道,以色列埃維亞申公司27日進行了世界上首架全電動支線飛機的試飛,在8分鐘的飛行中,達到3500英尺的高度。 發表于:2022/9/29 3名俄羅斯宇航員搭乘俄“聯盟MS-21”飛船返回地球 當地時間9月29日,俄“聯盟MS-21”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分離,搭載3名俄羅斯宇航員返回地球。當天13時57分(北京時間29日18時57分),飛船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熱茲卡茲甘市郊外東南方向。 發表于:2022/9/29 長征六號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發射 9月27日消息,據央視報道,今天7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組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和防災減災等領域。 發表于:2022/9/28 日本月球探測器發射時間延期至明年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9月27日消息,受今年新型火箭優先發射計劃影響,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月球探測器“SLIM”延遲至下一年度發射。 發表于:2022/9/27 發射再推遲 美國登月火箭一波三折 美國新一代登月火箭“阿耳忒彌斯1號”原定27日的發射任務取消,因為當天可能有熱帶風暴經過發射基地。由于發動機故障、燃料泄漏,“阿耳忒彌斯1號”多次發射嘗試失敗。 發表于:2022/9/27 火星淺表是何結構?是否存在水?中國科學家探火研究又有新發現 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火星在演化上被認為代表著“地球未來”,因此針對火星的相關探測研究長期以來備受關注?;鹦菧\表是怎樣的結構?是否存在固態或液態的水?火星地質經歷了什么樣的演化過程?……科學家和大眾對這些問題都有濃厚的興趣。 發表于:2022/9/27 “阿耳忒彌斯1號”登月任務的發射時間再次推遲 當地時間9月24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由于擔心熱帶風暴“伊恩”襲擊佛羅里達州,美國宇航局決定推遲原計劃于9月27日發射的“阿耳忒彌斯1號”登月任務。 發表于:2022/9/25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十四號和試驗十五號衛星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5日6時5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試驗十四號和試驗十五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試驗十四號衛星主要用于開展科學試驗、新技術驗證等領域,試驗十五號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和防災減災等領域。 發表于:2022/9/25 美彈道導彈防御體系巨變:高軌大衛星將棄 美國國防部計劃停止采購承擔彈道導彈預警功能的超大型地球同步軌道(GEO)紅外衛星。國防部官員9月21日表示,未來幾年,該項目將開始向低軌小型衛星架構過渡。 發表于:2022/9/23 “長十一”首任總指揮楊毅強:中國商業航天將進入3.0時代 中國商業航天已迎來最好發展機遇,已由基礎制造、產品研發的1.0時代進入應用牽引、市場主導的2.0時代,并將在10年內追上美國的發展水平?!薄伴L征十一號”火箭首任總指揮楊毅強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道。楊毅強現任中科院空天飛行科技中心主任,不久前,中國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力箭一號”的成功首飛讓參與其研制的公司中科宇航“浮出水面”,而楊毅強作為中科宇航創始人的另一身份遂為眾人熟知。 發表于:2022/9/23 ?12345678910…?